目 录
普洱茶的滋味 ...
普洱茶鉴别方法杂谈 ...
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说法 ...
茶叶也分寒热 春天应该喝什么茶? ...
喝“粗茶”更有利于健康 ...
饮茶与防治心脏病 ...
酒后饮茶易发生肾病 ...
洗茶的原因和来历 ...
佛教与茶文化 ...
茶史纵横 ...
孔明为什么是云南人的“茶祖” ...
中国茶叶的影响 ...
中国茶区 ...
我国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茶之涩与内敛反思 ...
云南茶叶的种类 ...
红茶及红茶的分类 ...
普洱茶:古今餐桌“混合饮料” ...
普洱茶独特风味的形成 ...

茶 叶 百 科:云南茶叶的种类

    普洱茶

     据史籍记载,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产茶区,而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然后运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而著称。因此,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现代的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处理精制而成的,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以及法国、日本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当今,普洱茶分为散茶和蒸压成型两大类。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壮实,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压制的普洱茶是用普洱散茶经蒸压塑型而成。成茶外形端正、匀整、松紧合度。普洱茶的内质特点,汤色红浓,具独特陈香,滋味纯和回甘,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普洱散茶按质分为五个级档。压制成型的普洱茶,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普洱沦茶,长方形的普洱砖茶,和圆形的七子饼茶等。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的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地区,多作为彩礼和逢年过节赠送亲友,含有家人团圆,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有的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故名七子饼茶,每筒重2500克,主要由勐海茶厂生产。普洱茶耐久储藏,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其茶性温和可口,男女老少皆宜,不仅可解渴、提神,还具有醒酒、清热、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等药理作用。经现代医学临床验证,对人体确有保健作用。如法国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进行临床实验结果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普洱沱茶)对人体的减重效果显著。特别对于人体中的类脂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尿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云南昆明医学院临床试验也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物安妥明治疗31例对比,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因此,在国外,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成为国内外人们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当局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宝洪茶

    是宜良县生产,属中小叶高香型茶树品种。当鲜叶采下一、二小时即散发出花香,香气高锐持久,故有高香茶之称。据历史考证,宝洪茶早在唐朝宜良宝洪山建寺时(当时称相国寺,明朝改建称宝洪寺),由开山和尚从外省来传教,引来的茶种。开山和尚系福建人氏,茶种来源于闽,种植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由于宜良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000毫米左右,风力仅24米/秒,宝洪山一带茶园海拔1550—1630米之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漫射光占优势。茶树对光的利用率相对增加,提高了茶叶里的有效物质,在长期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民精心培育,形成宝洪茶萌发力强,芽叶肥壮,白毫丰满,成茶香气高锐持久的特点,群众形容宝洪茶的香气道:“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可见宝洪茶确属香高质优,人人称赞的名茶。宝洪茶品质分为一至三级。此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挺秀,汤色碧亮,味浓爽口,香气馥郁芬芳,高锐持久。1980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玛玉茶

      玛玉茶:产于滇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的玛玉茶场。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玛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玛玉茶。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畅销墨江、思茅、普洱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的玛玉茶,采用烘青制法。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玛玉茶,茶具一般不起茶垢。1980年和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翠华茶

      翠华茶:产于大关县翠屏山麓的翠华寺。翠华茶的产制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1912年大关县志记载:“曾在巴拿马赛会获二等商标”,并曾作过贡茶,也是佛家朝拜峨眉山的贡茶。翠华茶采摘细嫩,清明前十天左右选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精工细制而成。现在的翠华茶是仿照杭州龙井茶制法。外形扁平滑直,色泽黄绿光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清鲜,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匀绿亮。翠华茶以其“形美、香郁、味爽”的特点,赢得了声誉。

    竹筒香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和文山州广南县的底圩,是采用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云南古老名茶品种之一。原料采摘细嫩,一般为一芽二、三叶,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种是鲜叶经杀青、揉捻后,筑于新鲜嫩甜竹筒内,以文火烤干,剖开竹筒取出,即成竹筒茶。另一种是将一级晒青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小饭甑内蒸软后,再筑进竹筒内,以文火徐徐烤干而成。这种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具有独特风格,是傣族人民敬客的珍品。竹筒茶外形呈棒状,白毫特显,汤色黄绿明亮,具有竹叶的清香,味美爽口,饮时只要掰少许茶叶,用沸水冲泡即可;竹筒香茶耐久储藏,将制好的竹筒香茶,用牛皮纸包裹好,存放于干燥处,其品质经久不变。

    十里香茶

      十里香茶:产自昆明,是云南高香型茶之一,历史上曾是“十里贡茶”。据历史记载,在公元七世纪,唐代就有栽培,原产于昆明东郊金马山麓十里铺所在地。昆明曾开设有十里香茶馆专卖十里香茶,用吴井水泡饮,致有“吃水要吃吴井水”,“十里香茶能治病”等佳话。十里香茶,属中小叶种类型。历史上的制法是鲜叶经过杀育、揉捻后,一次晒干而成,属晒青茶。现在金马村栽种的茶树,大多从外地引种而来,并改为烘青制法。成茶外形条索紧秀,色泽绿润,锋苗好,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滋味纯和回甘,叶底嫩匀黄亮。是云南历史上名茶之一。在市场上少有供应。

    云针茶

      云针茶:产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此茶于1945年开始产制。当时仿照日本蒸青“玉露茶”的做法。从1958年起改用半炒、半烘的方法制成。外形条索紧直如松针,取名云针,即云南针形茶之意,色泽墨绿油润,银毫显露,汤色黄亮,馥郁清香,叶底嫩匀,是云南绿茶中造型别具一格的佳品。1980年和1981年,在全省名茶评比会中连续被评为名茶。

    大白茶

      大白茶: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的秧塔村,是云南大叶良种。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1981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


云南勐库三生缘茶厂

广州分店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中311号启秀茶叶城G255号
广东分店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黄岐凯民茶博城B2座16号
昆明直营店地址:昆明市云南印像城213号
厂址:云南双江勐库华侨农场五队
备案信息:滇ICP备05007407号